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指标不超过多少? 氨氮高了怎么处理?

工业废水中氨氮大多来自有机质或含氮化学成分,我国现行的相关环保标准中涉及氨氮废水排放指标的有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、《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93)、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,以及相关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。每个标准针对氨氮的排放都有不同的要求。

1.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排放标准限值为0.15mg/L;

2.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93)排放标准限值为0.02mg/L;

3.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排放标准限值为15/20/50mg/L;

4.《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》(GB13457-92)排放标准限值为15mg/L;

5.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596-2001)排放标准限值为80mg/L;

6.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466-2005)排放标准限值为15mg/L;

7.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-2002)排放标准限值为25/20/85mg/L。

废水排放指标标准
废水排放指标标准

氨氮超标的危害

过多含氮物质进入环境中,将造成环境冲击。氮在废水中以分子态氮、有机态氮、氨态氮、硝态氮、亚硝态氮以及硫氰化物和氰化物多种形式存在,而氨氮是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。氨氮存在于许多工业废水中,氨氮排入水体所引起之危害如下:

1、过多含氮物质进入水体中,易造成富营养水体,使水中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大量生长而形成优养化,造成饮用水的品质降低,严重时会使水中溶氧下降,鱼类

大量死亡,甚至会导致湖泊的死亡。

2、氨氮造成给水消毒和工业水资源在利用时,氧杀菌处理过程中增大氯使用量。

3、对某些金属,特别是对铜具有腐蚀性。

4、当水资源再利用时,水中氨氮可以促进输水管道和用水设备中微生物的繁殖,形成生物垢,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,并影响换热效率。

氨氮超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
氨氮超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

氨氮超标处理方法

对于废水中含氮物质之处理技术亦趋于纯熟,新技术亦不断演进及普及,但相关处理模式不外乎为物理、化学及生物等方式;一般而言,最佳处理模式尙以生物处理方式所造成之副作用最少。废水氨氮之生物去除主要为经硝化菌好氧硝化反应,产生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,进一步由脱硝菌厌氧脱硝分解后,释放氮气回大气层中。但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模式,工厂最根本解决方式为「含氮物质物料替代」及执行「分流管理」以降低含氮物质之排出,减少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负荷及环境冲击。

道嬉氨氮去除菌是由多种不同种属的硝化细菌复配而成,主要分为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,硝化细菌主要完成亚硝酸的氧化,亚硝化细菌主要完成氨的氧化,可快速降低水体中氨氮指标,加速污泥沉降速度,达到净水的目的。